
期刊简介
杂志概要 中国医疗领域的权威性期刊 《中国医院》杂志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7年6月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医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是 中国医院协会会刊。 《中国医院》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强势媒体。 《中国医院》高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其一贯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务实风格,使其成为连接相关厂商与 中国医疗机构的便捷桥梁,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使用中文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月刊,大16开本,内文铜版纸印刷,四封及目次、 插页彩色印刷,内文双色印刷。 杂志宗旨 创新 厚载 求实 贴近医院 服务医院 《中国医院》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中国医院》以学术论文和实地采访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及其二十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聚集全国大型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专家学者,组成权威性编委会,与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协会联系紧密。其以高品质的编辑和印制质量,全面的资讯服务,成为读者十分信赖的读物。 《中国医院》的报道内容包括: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人士访谈或论述、就医院管理经营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特别策划、政策法规及权威信息发布、著名医学专家的从医感悟、医院管理创新、管理实务、医疗机构维权与自律、医院质量、医院评审、医院安全、医院护理、医院IT、医院药事、医院文化、医患之间、学科建设、医院与法制、医院人力资源、医院后勤、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门急诊管理、实验室管理、医院建筑、院长之声、医院采风、海外视窗等。 发行分布 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面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医疗机构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热心和关注医疗服务的各界人士。 《中国医院》杂志社办理邮购业务,自办发行。 《中国医院》在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邮局办理订阅。 《中国医院》通讯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他们在及时向杂志社传递本地医疗机构运营动态的同时,随时征求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向本地医疗机构宣传征订本刊。 《中国医院》同享、传阅率: 7~8人,月均读者总数:255600人。 编委会主任委员 曹荣桂 社长、主编 张宝库 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郝秀兰 法律顾问 郑雪倩 发行总监 郝秀兰(兼) 美术主管 吴亦锋 广告部经理 袁英君 网站管理 吴亦锋(兼) 编 务 赵 珊 杂志官网 www.chaj.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宣工商广字第0056号 出 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 印 刷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代号:2-743) 邮 购 中国医院杂志社 100078,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6号楼402室 电话:(010)87677703 传真:(010)87677705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671-0592 CN11-4674/R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结肠造口术护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3-04-12 15:22: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结肠造口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疾患的发生。结论 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护理是结肠造口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损伤,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运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许多改进,而且具有高治愈率、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心理需求的优点。然而,结肠造口术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但是毕竟改变了生理通道,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对患者产生伤害。由于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缺乏和心理接受程度欠缺,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造口周围溃疡、造口水肿、造口狭窄、造口出血、造口疝等。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行结肠造口术时面临的问题。现对我院2005~2008年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患者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中临时性结肠造口术2例,永久性人工肛门34例。直肠癌34例,左半结肠肿瘤无法切除1例,直肠损伤1例。年龄18~76岁。
1.2 方法 针对患者在心理、知识、围手术期情况的不同,对行结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
1.2.1 个体化心理护理 获取患者心理障碍原因:疾病对人来说是一种痛苦,尤其是手术常会给患者或家属带来恐惧感。对直肠癌患者来说大便改道改变了生理情况下大便从肛门排出的习惯,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1],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是一种打击,因此患者对造口术呈现抵制情绪。对于现代临床护理,要从生物性型的治疗护理,向社会心理生理型的综合护理转变。详细探询患者心理障碍所在,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达到最好效果。常见的心理障碍原因:①社会认同感的恐惧。顾虑周围的人可能会“听到或嗅到”气味,带有歧视的眼光看待自己。②对家庭影响的担心。常见青中年人担心手术后会影响到他们的性生活,从而影响家庭稳定,以及担心配偶不能接受造口。③经济顾虑。担心手术和术后长期花费,给家庭经济造成负担。④疾病预后顾虑。多见于癌症患者,担心癌症复发,觉得造口划不来。⑤对生活质量的顾虑。由于对造口知识匮乏,对造口术后能否正常生活表示担心。⑥对造口的恐惧。见到造口,想到自己一段肠子裸露在体外,心理上感到极端恐惧。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避免简单生硬的宣教,而要准确了解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和护理:[2]①对于造口术的心理护理,要按需辅导,逐步深入,切忌粗放型的心理护理,不管患者需求,只顾自己进行全面宣教护理,有时反而会加重患者心理障碍。②不能忽视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前与家属交谈时应以和蔼客观的态度进行,尽最大努力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③善于利用家属和家属配合,使患者感受温暖。④利用其他患者的成功事例进行心理护理,树立患者信心。⑤强化术后心理护理,让患者尽快接受造口存在。
1.2.2 围手术期的个体化护理
一般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入院后应尽早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完善药敏试验、配血;严格肠道准备,服用抗生素,禁食,灌肠,导泻等,但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术前备皮,女性的阴道擦洗,以及尿管、胃管的正确留置;术前合理用药,为手术创造一个良好条件。患者手术返回病房时应与麻醉师或护送的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了解术中的特殊处理和术后有无特殊注意的事项。术后的患者由于麻醉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呕吐,应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常规护理时安置好身体所带的各种导管,监测生命体征等。
造口术后个体化护理:①观察造口肠管血运:造口肠管血运的观察在防止造口肠坏死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术中造口时皮肤切口过小,造口肠管受压,术中造口肠管系膜分离过多等原因均可使造口肠管供血不足,如不及时发现就会导致造口肠管造成不可逆的坏死。所以术后应积极和主刀医生沟通手术情况,仔细观察造口肠管的血运,如果肠管的颜色变黒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尽早处理预防肠管坏死。②观察造口肠管出血:定时观察辅料情况,不能只观察各引流管情况,而忽视了对伤口的观察,特别在腹带和辅料的多层包扎下,影响对出血的早期发现。一般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 h,量少时注意是否为造口受压摩擦渗血,量多时,要考虑是否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而出血。③结肠造口的护理: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早期大便多呈水样便,次数也较多,清洗时动作应轻柔,以免擦破肠管出血,所以造口及其手术切口均容易污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也会导致严重的感染。因此对大便次数较多的患者,我们让患者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调理胃肠功能。对于造口水肿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促进血液循环,稳定细胞膜,减少损伤。对于造口有渗血、糜烂患者,外用复方角酸酯乳膏,对肠黏膜起很好的保护作用。④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由于造口周围皮肤长期受粪便和其他刺激而导致周围皮肤的糜烂或溃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将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过去常使用氧化锌软膏涂造口周围皮肤加以保护。我们发现先通过激光和TDP照射,烘干皮肤疮面,再用复方角酸酯乳膏涂抹保护,可起到良好疗效。⑤造口肛管回缩、脱垂、狭窄。
预防及护理:造口肛管回缩和脱垂均是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拆线过早或感染、肥胖、瘢痕形成都会造成肠管回缩。而皮肤切口过大或由于长期腹压增加、营养不良等均可造成肠管脱出。因此除了提高医疗水平外,对护理而言,更重要的是针对患者自身素质和生活习惯,设置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数量,不能一味增加高蛋白高营养摄入。造口袋教育:针对患者具体经济情况,帮助患者选取适宜的造口设备,尽量使用腰带防漏膏、防漏条。并教导患者学会结肠灌洗。
1.2.3 出院随访的个体化护理 我们的护理工作不仅要保持在住院过程中,还要向出院后的家庭恢复过程延伸。不断反复的教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清洗结肠造口,注意饮食调节,保持造口清洁周围皮肤干燥,使用对皮肤、造口袋无过敏、优质、适宜的造口袋。同时要加强倾听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困难和疑虑,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尽早返回正常人的生活。出院随访的个体化护理还对术后治疗,如恶性肿瘤的化疗、造口的还纳等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4 造口者在生活方式上的注
意事项 养成定时进食习惯,以低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避免产气便频食物,促进粪便成形,便于护理;减少膳食中引起臭味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蛋类、豆类和洋葱。训练定时排便习惯,每日清晨喝1杯凉开水,以刺激排便,防止大便干结,从事轻体力工作,防止造口疝的发生。
2 结 果
在本组中仅出现造口周围溃疡1例,造口水肿1例,经治疗后在出院前恢复,无造口狭窄,造口出血,造口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生活,未出现显著心理障碍。
3 讨 论
结肠造口又称为人工肛门,可解决结直肠肿瘤、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术后粪便和通气的出路问题,具有高治愈率,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的优点。然而,结肠造口术改变了生理通道,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对患者产生伤害。造口术后患者需要长期面对造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保护和预防造口周围感染?如何训练定时排便?如何正确使用集粪专用粪袋?如何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如何融入社会?这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问题,并且和患者的个人境况密切相关。因此,教条刻板的单纯医疗护理不能满足造口术患者的需求。
本组对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施行了个体化护理,获取患者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和护理。在一般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采取了个性化的造口术后护理和有效的出院后随访,更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早日返回正常人的生活。
综上所述,造口术的个体化护理,是保证手术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