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杂志

期刊简介

杂志概要 中国医疗领域的权威性期刊 《中国医院》杂志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7年6月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医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是 中国医院协会会刊。 《中国医院》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强势媒体。 《中国医院》高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其一贯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务实风格,使其成为连接相关厂商与 中国医疗机构的便捷桥梁,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使用中文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月刊,大16开本,内文铜版纸印刷,四封及目次、 插页彩色印刷,内文双色印刷。 杂志宗旨 创新 厚载 求实 贴近医院 服务医院 《中国医院》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中国医院》以学术论文和实地采访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及其二十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聚集全国大型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专家学者,组成权威性编委会,与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协会联系紧密。其以高品质的编辑和印制质量,全面的资讯服务,成为读者十分信赖的读物。 《中国医院》的报道内容包括: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人士访谈或论述、就医院管理经营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特别策划、政策法规及权威信息发布、著名医学专家的从医感悟、医院管理创新、管理实务、医疗机构维权与自律、医院质量、医院评审、医院安全、医院护理、医院IT、医院药事、医院文化、医患之间、学科建设、医院与法制、医院人力资源、医院后勤、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门急诊管理、实验室管理、医院建筑、院长之声、医院采风、海外视窗等。 发行分布 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面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医疗机构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热心和关注医疗服务的各界人士。 《中国医院》杂志社办理邮购业务,自办发行。 《中国医院》在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邮局办理订阅。 《中国医院》通讯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他们在及时向杂志社传递本地医疗机构运营动态的同时,随时征求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向本地医疗机构宣传征订本刊。 《中国医院》同享、传阅率: 7~8人,月均读者总数:255600人。 编委会主任委员 曹荣桂 社长、主编 张宝库 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郝秀兰 法律顾问 郑雪倩 发行总监 郝秀兰(兼) 美术主管 吴亦锋 广告部经理 袁英君 网站管理 吴亦锋(兼) 编 务 赵 珊 杂志官网 www.chaj.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宣工商广字第0056号 出 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 印 刷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代号:2-743) 邮 购 中国医院杂志社 100078,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6号楼402室 电话:(010)87677703 传真:(010)87677705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671-0592 CN11-4674/R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15:42:39

1.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国内外广大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等。主要栏目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卫生研究、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经验交流、短篇及个案报道等。

1 稿件撰写要求

1.1 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1.2 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单位所在省、市名称、邮政编码列于作者姓名下方括号内。通迅作者一般只列1位,在其姓名右上角加“*”。作者姓名排序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

1.3 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并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所有作者须全部列出,与中文一致。)。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要对应。

1.4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要对应,各关键词间以分号隔开。

1.5 图表:图表应出现在相应正文段落之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表应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义。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保留一致的有效位数。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学图片要求在图题后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照片请选用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的黑白照片或彩色照片,每幅照片背面应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照片为防折损,请附于文后,勿粘贴在原文处。

1.6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为限,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于上角,并在文后依次著录。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外国作者姓名著录时姓在前,全部写出,名字在后,用首字母缩写,不加缩写点。

1.6.1 期刊来源文献著录格式:作者.篇(题名).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1] 吴爱萍,戚基萍,王德生,等.人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与死亡相关因素的关系[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39(1):10-13.

[2] Fichera A,Little N,Jagadeeswaran S,et a1.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is required for microadenoma formation in the mouse azoxymethane model of colonic carcinogenesis[J]:Cancer Res,2007,67(2):827—835.

1.6.2 书籍来源文献著录格式: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3] 卢圣栋.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5.

[4] Murray PR,Rosenthal KS,Kobayashi GS,et a1.Medical microbiology[M].4th edn.St.Louis:Mosby,2002:46-48.

1.7 名词术语与缩略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药物名称应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

1.8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或ng/(kg·min)的形式。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为“(75.4±18.2)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

1.9 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不以逗号分节。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士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10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1)样本的算术

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

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

1.11 标题层次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第一级标题为“1”,以下依次为“1.1”“1.1.1”“1.1.1.1”,一般不宜超过四级标题。

2 投稿要求

2.1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逻辑性。论著和综述全文一般在5 000字以内;经验交流在1 000~1 500字,短篇及个案报道不超过1 000字。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

2.2 来稿请登作者投稿系统,输入相关信息,按要求上传稿件。来稿请附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性别,出生年,职称,学历等信息及通讯作者Email地址;并同时提供联系人电话、手机等快速联系方式。

2.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级以上攻关项目应注明基金项目各称及其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国家级重大研究成果可进入快速通道,4个月内出版。对于校外作者投稿,本刊只接受由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完成的论文,其他稿件请另投他刊。

2.4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稿件登记后3个月内尚无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转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作者请自留底稿,本刊对不拟采用的稿件一律不退,但将告知退稿意见。

2.5 本刊已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多种全文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2.6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和稿件处理费,稿件处理费不再提前收取。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