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杂志

期刊简介

杂志概要 中国医疗领域的权威性期刊 《中国医院》杂志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7年6月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医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是 中国医院协会会刊。 《中国医院》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强势媒体。 《中国医院》高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其一贯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务实风格,使其成为连接相关厂商与 中国医疗机构的便捷桥梁,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使用中文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月刊,大16开本,内文铜版纸印刷,四封及目次、 插页彩色印刷,内文双色印刷。 杂志宗旨 创新 厚载 求实 贴近医院 服务医院 《中国医院》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中国医院》以学术论文和实地采访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及其二十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聚集全国大型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专家学者,组成权威性编委会,与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协会联系紧密。其以高品质的编辑和印制质量,全面的资讯服务,成为读者十分信赖的读物。 《中国医院》的报道内容包括: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人士访谈或论述、就医院管理经营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特别策划、政策法规及权威信息发布、著名医学专家的从医感悟、医院管理创新、管理实务、医疗机构维权与自律、医院质量、医院评审、医院安全、医院护理、医院IT、医院药事、医院文化、医患之间、学科建设、医院与法制、医院人力资源、医院后勤、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门急诊管理、实验室管理、医院建筑、院长之声、医院采风、海外视窗等。 发行分布 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面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医疗机构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热心和关注医疗服务的各界人士。 《中国医院》杂志社办理邮购业务,自办发行。 《中国医院》在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邮局办理订阅。 《中国医院》通讯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他们在及时向杂志社传递本地医疗机构运营动态的同时,随时征求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向本地医疗机构宣传征订本刊。 《中国医院》同享、传阅率: 7~8人,月均读者总数:255600人。 编委会主任委员 曹荣桂 社长、主编 张宝库 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郝秀兰 法律顾问 郑雪倩 发行总监 郝秀兰(兼) 美术主管 吴亦锋 广告部经理 袁英君 网站管理 吴亦锋(兼) 编 务 赵 珊 杂志官网 www.chaj.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宣工商广字第0056号 出 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 印 刷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代号:2-743) 邮 购 中国医院杂志社 100078,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6号楼402室 电话:(010)87677703 传真:(010)87677705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671-0592 CN11-4674/R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5 17:15:07

1.jpg

《药学进展》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医药科技期刊,1959 年创刊,2014 年起重新定位并全新 改版,月刊,80 页,全彩印刷。本刊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为宗旨,面向广大从事医药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及临床工作的人士,全面报道 医药科研创新链、学科链、技术链、产业链的国内外研究前沿与进展,是一本提供新药研发动态、学科发展趋势、临床药学应用、药事法规 政策等领域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信息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杂志以综述和评论性文章为主,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 药前沿等方面颇具特色。常设栏目包括“药咖论坛”“前沿与进展”“新技术 · 新方法”“技术创新论坛”“区域产业分析”“国际药事法规”“医 药知识产权”“新药注册与审评”“观点荟萃”“业界关注”“临床药物试验”“热点透视”“医药投资分析”“全球药讯”等。 其中,“全 球药讯”内容来源于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如 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EvaluatePharma 等的全球药物研发资讯,选用的医药信 息具有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实用性。欢迎各类聚焦学术前沿、研发热点、新技术、新方法的综述性稿件。 为保证期刊出版质量,加强对刊物的科学管理,本刊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

1 征稿重点及主要栏目 主要针对药学领域研究热点、重点研究方向;新思路、新 方法、新观点、新学说;药物临床评价、专利到期药物、新药申 请和审批、政策动向;多机构合作、多学科交叉研究撰写前沿性 综述。 ·药咖论坛· 围绕新药研发和学科前沿,由政产学研金用 各界专家领衔组稿,打造医药领域热点专题 ·前沿与进展· 系统报道医药领域相关学科、技术、产业 和药物研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与进展 ·新技术·新方法· 报道药学各学科研究领域的新技术和 新方法 ·热点透视· 深度剖析和解读当下热点议题 ·业界关注· 密切关注和连续追踪报道国内外医药行业重 大事件 ·临床药物试验·围绕新药临床试验科学性、规范性,探 讨基本原则及方法,保证药品临床试验的质量,适应我国新药研 究开发、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2 投稿受理与注意事项  2.1 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在投稿前对论文语言进行润色。投稿 步骤:1)登录 网址,点击“作者登录”,注册 用户名,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电子版稿件;2)寄送作者单位介 绍信,声明文章内容不涉密且未一稿多投,作者署名及排名顺 序无争议。 2.2 来稿须注明通讯作者(课题负责人),用上标“*”标注在 作者署名后,并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其职称 ( 需副高及以上 )、职 务或学术团体职务,以及研究方向、办公室固定电话、传真、 E-mail;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基金名称和 项目编号,并提供相关证明的复印件。例: [ 项目资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302225) 2.3 作者接到本刊回执,则表示来稿已进入审稿程序。审稿程序 包括:编辑部初审→专家审稿→稿件退修→专家和编辑部复审→ 定稿及录用。重大创新性论文、国家重大项目基金论文可快通道 评审,并尽快发表。 2.4 需作修改的稿件,请按退修通知的要求逐项修改并加以说明。 退修时间若超过 30 天,则按新稿处理。 2.5 来稿采用与否均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依照《著作权法》 有关规定,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可进行文字上的修改或删节, 涉及内容的重大修改征得作者同意。文稿刊用前,编辑部与作者 签署版权转让合同。 2.6 凡投稿后 3 个月内未收到关于稿件处理情况的通知,则表示 文稿仍在审阅中,作者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2.7 来稿在刊物上正式刊出后即付作者稿酬并赠刊 2 册。刊出文 稿将提供给相关文摘及全文检索系统,不另付作者稿酬。如作者 不同意提供,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视为同意。 3 文稿要求 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文字务必 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字数 1 800 字 / 版,6~10 版为宜。3.1 文题 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 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 字符、代号、结构式和公式。中英文题名应相互对应。 3.2 作者及单位 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 4 人),仅限 在选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具体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稿等方面作 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能解答文中问题者。为文章 提供帮助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项下。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 单位全称(应写至二级单位)、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需提供 作者名的汉语拼音(姓氏拼音字母全部采用大写,名字首字母大 写)和作者单位的英译名称。 3.3 摘要(Abstract) 中英文摘要应根据文中内容提炼,应 突出文章创新点,字数在 100~300 字以内。中英文摘要应相互对 应。中文摘要字数在 3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字数可适当增加。 3.4 关键词(Key words) 一般 3~8 个,多个关键词之间以 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相互对应。 3.5 标题 正文中标题层次应尽量减少,一般不超过 3 级。 3.6 图表和化学结构式 文中图表和化学结构式均应按出现先 后标示序号,并需用中、英文双语标示图题和表题。能用文字说 明的问题,尽可能不用图表。同一数据不要同时用图和表表示。 表采用“三线式”,不用斜线和竖线。图中坐标的量和单位符号 标于坐标轴外侧。照片要清晰。化学结构式采用 Chem Draw 软件 绘制,结构式中元素符号字母请统一使用 Times New Romman 字体。 3.7 数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 伯数字。百分数范围例如“20%~30%”不能写成“20~30%”。 3.8 时间 请勿使用“今年”、“明年”、“上周”等模糊概念 表示时间,年份应写全 4 位阿拉伯数字,如“1999 年”不得写 作“99 年”。 3.9 单位和量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浓度单位为“mol·L-1”, 质量单位为“kg”,磁场强度单位用“A·m-1”等。量的符号一 律采用斜体,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用正体。 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 如 t /min,c /mol·L-1。 3.10 部分英文字母的特殊格式 注意文中英文字母的大、小 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在公式或文字中,下列外文字母须 用斜体。 1)统计学符号,如:样本均数(x),样本量(n),标准差(s), t 检验; 2)量符号,如面积(A),质量(m),密度(ρ),电流(I); 3)化合物旋光性、构型、取代基位置等符号,如左旋(l), 外消旋(dl);R 和 S 构型;indoly-N-acetylglucosamanide; 4)函数变量,如 f(x)。 3.11 代号和缩写 一般情况下,缩写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 明全称。某些情况下可直接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例如:“1 秒” 写为“1 s”,“2 分钟”写为“2 min”,“3 小时”写为“3 h”,“4 天”写为“4 d”,“静脉注射”写为“iv”,“肌肉注射”写为 “im”,“腹腔注射”写为“ip”,“皮下注射”写为“sc”,“灌 胃”写为“ig”,“口服”写为“po”,“每日 1 次”写为“qd”, “每日 2 次”写为“bid”,“每日 3 次”写为“tid”。 3.12 药名 药名应采用“国际非专用药名(通用名)”,并以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一书为准。缩写词 或外文药名译成中文时应在第一次出现时标注其外文名全称。 3.13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数量应不少于 25 篇,不宜超过 50 篇, 且其中近 3 年内公开发表文献数量应占 2/3 以上,尽量避免引用 2000 年前的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请依照国家标 准(GB/T7714-2005)中的规则。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 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请勿引用待发表和未公开发 表的文献,勿转引文献或引用文摘。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内按 论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 [1-2]、[3-5], 标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 为便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库准确检索与统计,须用文 献类型标识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 常见标识:专著 [M],期刊 [J],学位论文 [D],会议 [C],标 准 [S],专利 [P],联机网络 [OL],标于文题后。 文献著录范例: [1] 曾维根 , 胡攀 , 王佳妮 , 等 . 全反式维甲酸对乳腺癌干细胞的 抑制作用 [J]. 中华肿瘤杂志 , 2013, 35(2): 89-93. [2]Jagtap A D, Chang P T, Liu J R, et al. Novel acylureidoindolin-2- one derivatives as dual Aurora B/FLT3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J].Eur J Med Chem, 2014, 85(15): 26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