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杂志概要 中国医疗领域的权威性期刊 《中国医院》杂志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7年6月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医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是 中国医院协会会刊。 《中国医院》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强势媒体。 《中国医院》高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其一贯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务实风格,使其成为连接相关厂商与 中国医疗机构的便捷桥梁,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使用中文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月刊,大16开本,内文铜版纸印刷,四封及目次、 插页彩色印刷,内文双色印刷。 杂志宗旨 创新 厚载 求实 贴近医院 服务医院 《中国医院》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中国医院》以学术论文和实地采访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及其二十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聚集全国大型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专家学者,组成权威性编委会,与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协会联系紧密。其以高品质的编辑和印制质量,全面的资讯服务,成为读者十分信赖的读物。 《中国医院》的报道内容包括: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人士访谈或论述、就医院管理经营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特别策划、政策法规及权威信息发布、著名医学专家的从医感悟、医院管理创新、管理实务、医疗机构维权与自律、医院质量、医院评审、医院安全、医院护理、医院IT、医院药事、医院文化、医患之间、学科建设、医院与法制、医院人力资源、医院后勤、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门急诊管理、实验室管理、医院建筑、院长之声、医院采风、海外视窗等。 发行分布 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面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医疗机构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热心和关注医疗服务的各界人士。 《中国医院》杂志社办理邮购业务,自办发行。 《中国医院》在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邮局办理订阅。 《中国医院》通讯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他们在及时向杂志社传递本地医疗机构运营动态的同时,随时征求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向本地医疗机构宣传征订本刊。 《中国医院》同享、传阅率: 7~8人,月均读者总数:255600人。 编委会主任委员 曹荣桂 社长、主编 张宝库 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郝秀兰 法律顾问 郑雪倩 发行总监 郝秀兰(兼) 美术主管 吴亦锋 广告部经理 袁英君 网站管理 吴亦锋(兼) 编 务 赵 珊 杂志官网 www.chaj.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宣工商广字第0056号 出 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 印 刷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代号:2-743) 邮 购 中国医院杂志社 100078,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6号楼402室 电话:(010)87677703 传真:(010)87677705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671-0592 CN11-4674/R
食管癌及贲门癌
时间:2024-12-09 17:13:13
一、流行病学
食管癌是人类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
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特点,甚至相邻的两地区,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从全世界范围看,高发区分布在伊朗、南非、罗得西亚及中国,而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的以色列平均发病率很低,大多在5/10万以下。在我国食管癌占各种恶性肿瘤首位的有9个省,华北三省,四川省和广东等省都有一个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高发中心,如华北食管癌的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南段交界地区,其发病率超过130/10万。是该地区男性和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距太行山不远的其它县,食管癌的死亡率降至2/10万以下。广东发病最高的是南澳岛。四川主要集中在川西北的盐亭、阆中及南部三县交界地区。此外,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湖北、陕西及新疆等省也有食管癌相对集中的高发区,已查明有20多个县市食管癌平均年死亡率超过100/10万。
二、病理、分型
(一)组织学特征:食管癌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基底细胞,绝大多数是鳞状上皮癌(95%),腺癌起源于食管者甚为少见,多位于食管末端。贲门癌多为腺癌,也可延伸侵入食管。
(二)临床病理分型
1.早期大体病理分型:
(1)隐伏型:食管粘膜仅有轻度充血或粘膜粗糙,肉眼不易辨认只能用脱落细胞学和组织切片作为诊断依据,全部为原位癌,为食管癌的最早期。
(2)糜烂型:粘膜表面有非常浅的糜烂,形状大小不一,边界分界清楚,状如地图。癌组织分化较差,原位癌与早期侵润各占一半,比第一型发展的晚。
(3)斑块型:表面粘膜稍隆起,高低不平,皱褶消失,似年皮癣样,病变范围大小不一,比前型发展的更晚,大约原位癌占1/3,早期侵润癌占2/3。
(4)乳头型:肿瘤形成明显的硬结,有的如乳头,有的象带短蒂的息肉形,向腔内突出,癌细胞分化较好,绝大多数是早期侵润癌,是早期癌最晚的类型。
2.中晚期大体病理分型:根据X线检查与病理大体所见,将食管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髓质型:最为常见,约占60%,肿瘤常累及食管全层,并围绕管腔向腔内外生长,形成较大而不规则之管状肿块。
(2)蕈伞型:约占15%,肿瘤向粘膜表面生长,形成扁平肿块,累及食管周径的一部分,多向管腔内突出如蕈菇状,边界清楚。
(3)溃疡型:约占15%,肿瘤形成凹陷的溃疡,侵蚀部分食管壁,一般不产生管腔严重堵塞。
(4)缩窄型:约占10%,癌肿形成环形或短管形狭窄,狭窄上方食管扩张。
(5)腔内型:较为少见,约占3%,癌肿呈息肉样向食管管腔内突出,有蒂与食管壁相连,表面有糜烂、溃疡、可侵入肌层。
3.贲门癌的大体病理分型:贲门在解剖上属胃的结构,但发生恶性肿瘤时其诊断和治疗均与食管癌有许多共同之处,故将贲门癌亦纳入食管癌内叙述。贲门癌的大体病理分型分为如下几种:
(1)菜花型:肿瘤主要向管腔内生长,形成象“菜花”样之肿块。
(2)弥漫侵润型:肿瘤侵润范围较广,可累及食管及胃之大部,胃壁有增厚,粘膜有糜烂。
(3)溃疡型:肿瘤为大的溃疡,常穿入邻近脏器。
(4)混合型:多为晚期病变,已不能按以上分型。
三、早期及晚期表现
(一)早期表现:①咽下食物梗噎感,常因进食固体食物引起,第一次出现梗噎感后,不经治疗而自行消失,隔数日或数月再次出现。②胸骨后疼痛,常在咽下食物后发生,进食粗糙热食或刺激性食物时加重。③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④剑突下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在咽下食物时出现,食后减轻或消失。⑤咽部干燥与紧缩感,食物吞下不畅,并有轻微疼痛。⑥胸骨后闷胀不适。
(二)中、晚期症状
1.吞咽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的主要症状。初起时进食固体食物有梗噎感,以后逐渐呈进行性加重,甚至流质饮食亦不能咽下。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除与病期有关外,与肿瘤的类型亦有关系。缩窄型出现梗阻症状早而严重,溃疡型及腔内型出现梗阻症状较晚。
2.疼痛和呕吐:见于严重吞咽困难病例,多将刚进食之食物伴同唾液呕出呈粘液状。疼痛亦为常见症状,多位于胸骨后,肩胛间区,早期多呈间歇性,出现持续而严重的胸痛或背痛、需用止痛剂止痛者,为晚期肿瘤外侵的征象。
3.贲门癌患者可出现便血、贫血。
4.体重下降及恶病质:因长期吞咽困难,引起营养障碍,体重明显下降,消瘦明显。出现恶液质是肿瘤晚期的表现。
5.邻近器官受累的症状:肿瘤侵及邻近器官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三)体征
早期患者无明显体征。晚期病例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消瘦及恶液质,晚期贲门癌患者多有上腹部压痛或包块。
四、诊断
(一)病史
(二)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可见食管粘膜纹中断,紊乱,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充盈缺损、龛影、管壁扩张受限、僵直等。早期病变可无阳性发现。
(三)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90%,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痛苦少,在防癌普查中尤为有用。
(四)纤维食管镜检查:这是诊断食管癌比较可靠的方法,但由于早期食管癌位于粘膜层比较小,内窥镜容易遗漏,如果检查时在食管腔内注入甲苯胺蓝或碘溶液染色则有助于早期癌的发现。纤维食管镜检查时,可同时做腔内粘液涂片和取活体组织检查。
五、鉴别诊断
(一)食管良性肿瘤
(二)贲门痉挛
(三)食管疤痕狭窄
六、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凡符合以下条件者,以积极手术治疗为宜。
1.适应症:
(1)病人全身情况良好,心、脑、肺、肝、肾各主要脏器功能基本正常,估计能耐受手术者。
(2)无远处转移。
(3)局部病变可以切除者。
2.手术方法
(1)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术,食管胃吻合术或用肠管重建食管。
(2)贲门癌:部分胃、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3.非根治性手术: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可作腔内置管术,食管胃底吻合术,或胃造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