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杂志概要 中国医疗领域的权威性期刊 《中国医院》杂志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7年6月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医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是 中国医院协会会刊。 《中国医院》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强势媒体。 《中国医院》高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其一贯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务实风格,使其成为连接相关厂商与 中国医疗机构的便捷桥梁,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使用中文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月刊,大16开本,内文铜版纸印刷,四封及目次、 插页彩色印刷,内文双色印刷。 杂志宗旨 创新 厚载 求实 贴近医院 服务医院 《中国医院》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中国医院》以学术论文和实地采访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及其二十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聚集全国大型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专家学者,组成权威性编委会,与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协会联系紧密。其以高品质的编辑和印制质量,全面的资讯服务,成为读者十分信赖的读物。 《中国医院》的报道内容包括: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人士访谈或论述、就医院管理经营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特别策划、政策法规及权威信息发布、著名医学专家的从医感悟、医院管理创新、管理实务、医疗机构维权与自律、医院质量、医院评审、医院安全、医院护理、医院IT、医院药事、医院文化、医患之间、学科建设、医院与法制、医院人力资源、医院后勤、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门急诊管理、实验室管理、医院建筑、院长之声、医院采风、海外视窗等。 发行分布 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面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医疗机构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热心和关注医疗服务的各界人士。 《中国医院》杂志社办理邮购业务,自办发行。 《中国医院》在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邮局办理订阅。 《中国医院》通讯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他们在及时向杂志社传递本地医疗机构运营动态的同时,随时征求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向本地医疗机构宣传征订本刊。 《中国医院》同享、传阅率: 7~8人,月均读者总数:255600人。 编委会主任委员 曹荣桂 社长、主编 张宝库 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郝秀兰 法律顾问 郑雪倩 发行总监 郝秀兰(兼) 美术主管 吴亦锋 广告部经理 袁英君 网站管理 吴亦锋(兼) 编 务 赵 珊 杂志官网 www.chaj.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宣工商广字第0056号 出 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 印 刷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代号:2-743) 邮 购 中国医院杂志社 100078,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6号楼402室 电话:(010)87677703 传真:(010)87677705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671-0592 CN11-4674/R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05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院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0592
  • 国内刊号:11-46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院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现状,总结了国际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普遍规律,认为国内可参考国际经验从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重视非经济性薪酬激励作用、加强薪酬支付方式探索和使用、鼓励院长年薪制等方面突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瓶颈.......

    作者:史芮源;魏仁敏;张光鹏 刊期: 2016- 04

  • 助产士压力源、岗位胜任能力及应对方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助产士压力源、岗位胜任能力、应对方式对助产士健康状况影响,为助产士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临床167名助产士运用压力源量表、岗位胜任能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健康状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6人中,有34名阳性筛选者,阳性检测率为21.79%;健康状况九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除偏执维度外,其他八个维度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状况总分分别与压力源各维度、应对......

    作者:夏慧华;张玮;曾海霞 刊期: 2016- 04

  • 我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研究

    以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的概念框架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的行为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医生薪酬制度与其他卫生政策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借鉴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及激励机制的国际经验,对国内医院薪酬制度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夏冕;裴丽昆 刊期: 2016- 04

  • 医院行政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通过岗位分析、行为事件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通用管理、团队融合、文化认同和个性特质四个维度构建了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政岗位工作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包含沟通协调、问题解决、多线程工作、经验总结、计划落实、政策执行、团队合作、融入团队、奉献精神、爱岗敬业、适应能力、学习提高、服务意识、责任心、为人正直和工作态度等16项胜任资质,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为模型中的16项胜任资质进行了定义......

    作者:张瑶;崔彤彤;李永瑞 刊期: 2016- 04

  • 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随着内部控制在公立医院管理方面作用的突显,国内公立医院也探索从内部控制角度加强资产管理的途径.通过分析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探讨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内部控制理论,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提供模式参考及实现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周晗;高山 刊期: 2016- 04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手术室病理标本质控优化研究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影响手术室病理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利用EpiData3.1软件将温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2012年1月-2014年6月发生的158起病理标本差错缺陷事故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2014年(改进前)和2015年(改进后)手术室病理标本差错缺陷事故......

    作者:许多;李影;吴蒸 刊期: 2016- 04

  • 对北京市四所三甲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科室文化建设的建议.方法:采用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专家座谈、科室访谈等方式,对北京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研.结果:调研医院在医院文化方面存在认识不足和不够重视、缺乏目标和规划、缺乏特色内涵、科室负责人缺乏主动性等问题.结论:需要医院、科室、党组织多头联动,共同努力,推动科室文化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冀术明;张平;沈惠芝;周妍;卓滋泽 刊期: 2016- 04

  • 基于WEB架构的基层中西医协同诊疗服务系统研发

    分析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的常规诊疗服务,以期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化实现中西医协同的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和需求分析,设计中西医协同业务流程,研发了基层中西医协同诊疗服务系统,并且在浙江省部分县区开展了试点应用.基层中西医协同诊疗服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西医业务协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基层医生诊疗服务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沈玉强;季婧;居斌;朱晨曦;倪荣 刊期: 2016- 04

  • 专科护士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延伸服务研究

    专科护士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与患者之间的新型沟通桥梁,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并接受咨询等.研究表明,该措施能有效提升医院品质、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缩短与患者之间距离,同时也拓展了专科护士的内涵、提升专科护士的价值.......

    作者:王芳;丁亚娣;金玉凤;钱国英;金伟英 刊期: 2016- 04

  • 把握临床科主任角色定位促进医院长足发展

    临床科主任直接关系着医院基本学科单元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着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科主任是从院内选拔,还是院外引进,是以科研能力还是临床水平作为选拔、考核依据,笔者认为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医院发展阶段和学科发展水平等因素.尤其是承担着区域内急难危重症患者诊疗任务的综合性公立医院,不能以单一要素作为科主任选拔考核依据.究竟谁更适合做临床科主任?是医院管理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秦成勇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