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杂志概要 中国医疗领域的权威性期刊 《中国医院》杂志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7年6月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医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是 中国医院协会会刊。 《中国医院》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强势媒体。 《中国医院》高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其一贯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务实风格,使其成为连接相关厂商与 中国医疗机构的便捷桥梁,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使用中文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月刊,大16开本,内文铜版纸印刷,四封及目次、 插页彩色印刷,内文双色印刷。 杂志宗旨 创新 厚载 求实 贴近医院 服务医院 《中国医院》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中国医院》以学术论文和实地采访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及其二十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聚集全国大型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专家学者,组成权威性编委会,与各省市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协会联系紧密。其以高品质的编辑和印制质量,全面的资讯服务,成为读者十分信赖的读物。 《中国医院》的报道内容包括: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人士访谈或论述、就医院管理经营焦点或热点问题的特别策划、政策法规及权威信息发布、著名医学专家的从医感悟、医院管理创新、管理实务、医疗机构维权与自律、医院质量、医院评审、医院安全、医院护理、医院IT、医院药事、医院文化、医患之间、学科建设、医院与法制、医院人力资源、医院后勤、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门急诊管理、实验室管理、医院建筑、院长之声、医院采风、海外视窗等。 发行分布 传播中国医院信息的主流期刊 《中国医院》面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医疗机构科室主任、护理管理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热心和关注医疗服务的各界人士。 《中国医院》杂志社办理邮购业务,自办发行。 《中国医院》在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邮局办理订阅。 《中国医院》通讯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他们在及时向杂志社传递本地医疗机构运营动态的同时,随时征求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向本地医疗机构宣传征订本刊。 《中国医院》同享、传阅率: 7~8人,月均读者总数:255600人。 编委会主任委员 曹荣桂 社长、主编 张宝库 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郝秀兰 法律顾问 郑雪倩 发行总监 郝秀兰(兼) 美术主管 吴亦锋 广告部经理 袁英君 网站管理 吴亦锋(兼) 编 务 赵 珊 杂志官网 www.chaj.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宣工商广字第0056号 出 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 印 刷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发 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代号:2-743) 邮 购 中国医院杂志社 100078,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6号楼402室 电话:(010)87677703 传真:(010)87677705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671-0592 CN11-4674/R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05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0592
- 国内刊号:11-46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科室全成本核算视角下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经济运行分析:以6所地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为例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6所精神病专科医院2013-2015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进行描述和对比研究;在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利用本量利法分析科室运行效益.结果:6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收不抵支情况严重,在现有价格水平和资源配备下,收入仅能对变动成本进行弥补.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自身补偿能力不足,需依赖财政、科研等外部补偿机制,或通过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提高运行效率,......
作者:金正钰;李卫平 刊期: 2017- 12
-
破解“以患者为中心”与“以医生为中心”的纠结在于调整医患利益关系
医院服务宗旨“以患者为中心”,而医疗一直是“以医生为中心”运行,两个“中心”处于纠结之中.医患关系决定着医院秩序,医院秩序能代表医疗的本质与特色,体现着医患关系的状况.医患关系的焦点在利益,要调整医院的利益结构,维护医生的合法利益,让医生维护好患者的利益.医改要把合理的医患利益关系建立起来,努力构建医院新秩序.......
作者:阎惠中 刊期: 2017- 12
-
我国呼吸专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分析国内呼吸专科医疗资源配置现状,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153所三级和二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呼吸专科医护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工作负荷情况.结果:国内呼吸专科医护人员总量不足、博士学历医生数少,数量和质量地区分布不均衡,西部和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工作负荷重.结论:合理的薪酬制度稳定呼吸专科医护队伍,形式多样的学历教育制度提升专业水平,专门的学习......
作者:张春瑜;贾存波;方方;王燕森 刊期: 2017- 12
-
广东省某三甲公立医院骨干医生离职倾向与管理对策研究
以广东省某三甲公立医院骨干医生的离职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骨干医生离职的影响因素,指出工作满意度、阻碍性工作压力、主管支持、同事支持、薪酬公平感、职业承诺、全面健康均与离职倾向有显著相关性.进而提出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建立和谐互助的团队关系,共创和分享职业成就,对离职骨干医生进行追踪与评价等对策,可以降低医生的离职倾向.......
作者:冯雪娜;詹建湘;李振 刊期: 2017- 12
-
基于院内人才开发视角的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模式设计及满意度评价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基于院内人才开发的视角对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模式进行修改和设计,并基于所构建评价体系对医院2016年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讲师因素和培训内容因素可影响满意度评价结果,为后续的新职工岗前培训优化与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提出了构建专家库挖掘院内资源,建立青年人才长效培养机制等建议.......
作者:崔彤彤;王霞;张瑶;蒋燕娟;林德扬;崔瑜;吕金龙;马佳;段金宁 刊期: 2017- 12
-
北京市三级医院住院医师角色认知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促进住院医师成长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13所三级医院的住院医师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医师角色认知自我评价平均得分为2.48±0.76,其中单位委派培训人员和自主培训人员对角色认知表示“清楚”和“非常清楚”的比例高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比......
作者:焦光源;张建 刊期: 2017- 12
-
儿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儿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儿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管理问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同时阐述了医疗质量管理应对措施:强化医疗质量意识教育、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大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医疗质量,发扬博爱,创建平安医院,丰富医疗质量管理新内涵.......
作者:常春明 刊期: 2017- 12
-
我国医疗机构第三方评审“1+3”模式构建
将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在国内建立针对医院第三方评审机构的评审与监督平台,并根据国内医疗机构评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的限制,提出推动国内医疗机构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方”评审向以第三方评审为主导方向发展的三步移行路径.提出通过“1+3”(1个平台+3个阶段)的思路,研发适应国内实际需求的医院第三方评审模式和机制,并设计出在国内推广医院第三方评审评价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作者:刘庭芳;高天;徐勍;张丹;蒋锋;刘克佼;赵洪涛 刊期: 2017- 12
-
医院百年文化传承与再创新
医院文化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灵魂.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将JCI标准引入医院文化建设,在传承百年文化的同时,通过精准制定文化战略、强化安全文化、打造学习文化、创新服务文化等措施进行文化再创新,丰富医院文化内涵,提高核心竞争力,效果显著.......
作者:李霞;郝爱民 刊期: 2017- 12
-
基于区域协同急救云平台的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路径探索
“双向转诊”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途径,而健全的医疗联合体云平台可为“双向转诊”顺利运行提供重要保障.笔者基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区域协同急救云平台,在其医疗联合体中广泛应用远程会诊、手机移动APP、医疗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延伸“双向转诊”视角,在准确定位疑难重症治疗的同时,提升下级联盟医院的技术服务能力.指出加强区域协同急救云平台的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应完善医联体内信息化系统标准,提升基层......
作者:秦维;吴雪影;王秋节;郑英花;杨莎;夏晓纯 刊期: 2017- 12
动态资讯
- 1 医务人员管理满意度量表的设计研究
- 2 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
- 3 运用股份合作制体制打造现代化民营医院
- 4 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
- 5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6 医院员工各类岗位差异性评价及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应用
- 7 基于中国50佳医院的网站医院文化调查报告
- 8 共享领导及其在医疗卫生组织当中的应用概况
- 9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的医院-社区慢病医疗服务协作研究进展
- 10 北京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 11 我国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现状分析与建议
- 12 现代医院领导体制改革理论及其模式探讨
- 13 公立医院实践优质护理服务经验与体会
- 14 武汉某医院一院多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 15 急诊医疗纠纷医源性因素与防范对策
- 16 国内医疗纠纷调查与国外医疗纠纷处理
- 17 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
- 18 关于现代医院管理的几个问题
- 19 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
- 20 医院评审需要一个新的开始